网站首页 ┊ 网站导航 ┊ 再生服务 ┊ 国际系统 ┊ 手机版
再生塑料网
再生塑料业第一商务平台
供应 采购 现货 合作 公司库 环保审批 进口统计 培训 人才 百科 再生宝
PETPPPA PVC HDPE PMMA
价格 指数 快递 原料 知识库 网上学院 商务资料 资讯 论坛 博客 知道 ABSPC PSPOM LDPE 机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库 > 行业资料 >> 紧急求购请拨打热线:400-809-2099   vip@zssl.net
 
基本资料:行业资料 塑机样本 原料参数 企业资料 贸易进口
阻燃剂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发布日期:2007/2/28   1596人次浏览    【 双击鼠标滚屏 】
 
    摘要:本文介绍了阻燃剂的类型、阻燃机理及性能特点,探讨了阻燃剂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气溶胶灭火剂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志源    新闻来源:福建省莆田市消防支队

关键词:阻燃剂 阻燃机理

1  前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密集化、房屋建筑的高层化和建筑结构的轻型化,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但在可燃、易燃物中,容易引起火灾的材料大部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极大的潜在火灾危险性。由于高分子材料被引燃导致火灾发生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合成材料的阻燃性能,减少可燃物的燃烧危险性及燃烧时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已经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课题。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通过添加阻燃剂或者通过化学反应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阻燃基团,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抗燃性,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的传播。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对阻燃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并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材料。阻燃剂便是这其中一种,适用于合成材料的阻燃,有很好的阻燃效果。现就阻燃剂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讨论。

2  阻燃剂的类型

    阻燃科学技术是为了适应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阻燃剂分为以下几类:

2.1  按所含阻燃元素分

    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几类。卤系阻燃剂在热解过程中,分解出捕获传递燃烧自由基的X•及HX,HX能稀释可燃物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隔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接触。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磷酸酐或磷酸,促使可燃物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燃气体产生。磷酸酐在热解时还形成了类似玻璃状的熔融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燃作用。在氮系阻燃剂中,氮的化合物和可燃物作用,促进交链成炭,降低可燃物的分解温度,产生的不燃气体,起到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主要是通过磷-卤、磷-氮协同效应作用达到阻燃目的,具有磷-卤、磷-氮的双重效应,阻燃效果比较好。

2.2  按组分的不同分

    按组分的不同可分无机盐类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三种。无机阻燃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阻燃剂,它的主要组分是无机物,应用产品主要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硼酸等。有机阻燃剂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物,主要的产品有卤系、磷酸酯、卤代磷酸酯等。还有一部分有机阻燃剂用于纺织织物的耐久性阻燃整理,如六溴水散体、十溴-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洗涤的阻燃性能。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是无机盐类阻燃剂的改良产品,主要用非水溶性的有机磷酸酯的水乳液,部分代替无机盐类阻燃剂。在三大类阻燃剂中,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无害、无烟、无卤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需求总量占阻燃剂需求总量一半以上,需求增长率有增长趋势。

2.3  按使用方法分

    按使用方法的不同可把阻燃剂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添加型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在可燃物中添加阻燃剂发挥阻燃剂的作用。反应型阻燃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阻燃基团,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燃性,起到阻止材料被引燃和抑制火焰的传播的目的。在阻燃剂类型中,添加型阻燃剂占主导地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约占阻燃剂的85%,反应型阻燃剂仅占15%。

3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3.1  吸热作用

    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Al(OH)3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就是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热容,使其在达到热分解温度前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其阻燃性能。这类阻燃剂充分发挥其结合水蒸汽时大量吸热的特性,提高其自身的阻燃能力。

3.2  覆盖作用

    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如有机阻磷类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3.3  抑制链反应

    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自由基。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如含卤阻燃剂,它的蒸发温度和聚合物分解温度相同或相近,当聚合物受热分解时,阻燃剂也同时挥发出来。此时含卤阻燃剂与热分解产物同时处于气相燃烧区,卤素便能够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

3.4  不燃气体窒息作用

    阻燃剂受热时分解出不燃气体,将可燃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同时也对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具有稀释的作用,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达到阻燃的作用。

4  阻燃剂的特点及性能比较

4.1  阻燃剂的性能特点

   目前常用的阻燃剂主要是有机卤系、有机磷系和无机系三大类。有机卤系阻燃剂中,溴系阻燃剂使用范围较广,它主要的特点是阻燃效率高、用量少,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等,但在热裂及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尘及腐蚀性气体。有机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种无卤的阻燃剂,有效地克服了含卤阻燃剂的缺点,具有阻燃、隔热、隔氧功能,且生烟量少,也不易形成有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等优点,适应时代对环保的要求。无机阻燃剂的最大优点是低毒、低烟或抑烟、低腐蚀,且价格低廉,但由于所需添加量较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阻燃技术是根据可燃性材料的燃烧特性,使其转化为难燃性材料,降低物质燃烧速度,阻止火灾扩大。无论使用无机阻燃剂还是有机阻燃剂,虽然都提高了聚合物的阻燃性能,但阻燃剂本身也存在有一些缺点,在使用过大量的程中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放出有毒气体,产生烟雾;2、产生的腐蚀性物质;3、添加量大,影响机械性能;4、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针对阻燃剂的不足之处,开发低毒、低烟雾、无害、高效的阻燃抑烟型阻燃剂成为阻燃剂发展的趋势。

4.2  阻燃剂的性能比较

    表一列出了三种常用阻燃剂的性能特点,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表一直观地反映出几类阻燃剂主要的优点和缺点,也正是各自的优缺点决定了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表一  几类常用阻燃剂的性能比较

    类型
项目
有机卤系
有机磷系
无机系
代表产品
溴系、氯系等
磷酸酯、含卤磷酸酯等
氢氧化铝、氧化锑、无机磷化物、硼酸锌等
阻燃机理
抑制链反应
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
吸热作用、覆盖作用、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
毒性
放出有毒、腐蚀性气体
低毒、低腐蚀
低毒、低腐蚀
价格
价格适中
价格适中
较低
主要
缺点
燃烧烟雾大、放出有毒腐蚀性气体、燃烧多熔融
挥发性大、抗水性差、阻燃性不足
添加量较大,填充量高影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5  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5.1  国外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来,世界上阻燃剂产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阻燃剂的使用量和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目前全球阻燃剂总消费量已超过100万吨。据分析预测,至2003年,全球阻燃剂用量将增加至140万吨左右。美国、西欧和日本对阻燃剂的需求较大,是世界三大阻燃剂市场。表二列出了1998年发达国家阻燃剂的使用量及各类常用阻燃剂在使用量中所占的比例,从表中的数据可直观地看出国外阻燃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产品结构中,无机系阻燃剂占有一定的优势,约占使用总量的40-60%,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这种趋势仍将维持下去,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表二 1998年各国阻燃剂使用量及比例

             比 例    类型
国家(使用量)
溴系
氯系
磷系
无机系
美国(35万t)
27%
11%
12%
48%
日本(18万t)
43%
3%
7%
46%
欧洲(48万t)
20%
10%
15%
52%


    从阻燃剂的发展历史来看,无机系阻燃剂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这种优势,阻燃剂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国外最先开发的有机卤系阻燃剂以其阻燃效率高、用量少、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价格适中等优点在阻燃剂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但自1986年起,研究人员发现有机卤系阻燃剂在热裂及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尘及腐蚀性气体,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在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卤系阻燃剂的发展使用自然会受到限制。在寻求环保、安全阻燃剂的形势下,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种无卤系阻燃剂,有效地克服了卤系阻燃剂的缺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来,随着阻燃剂无卤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的最大优点是低毒、低烟或抑烟、低腐蚀,且价格低廉。国外市场上陆续推出了一些新型的无机阻燃剂品种,特别是表面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无机阻燃剂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外对阻燃剂的研究进入比较完善的阶段,研究人员针对阻燃剂的缺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5.2  国内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阻燃剂的研究较晚,发展也比较慢,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阻燃剂的总生产能力在10×104t以上,其中主要产品为氯化石蜡,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而在国外产量较大的溴系阻燃剂在国内存在生产规模小、品种少、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生产的无机磷系阻燃剂主要是小分子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存在挥发性大、抗水性差、阻燃性不足的缺点,对耐热性高、阻燃性能优异的齐聚物品种生产较少;以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磷酸铵及红磷等为主无机磷类阻燃剂,它们与阻燃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较差,易迁移、阻燃材料性能不佳。采用稳定化处理的微胶囊化红磷产量小,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率不高。无机阻燃剂以其无毒无害且价格适中的优点,在阻燃剂领域里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国内研究开发的无机阻燃剂中,主要产品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品种较单一。而且由于缺乏超细化工品种及表面处理技术,导致了产品质量较差,在阻燃剂市场所占的份额不高。从几大阻燃剂生产、使用情况看,国内开发研制的阻燃剂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且科技含量较低,仅适应于建筑交通等技术性要求不强的领域,在对阻燃剂性能要求较高的电子工业、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中应用的还很少。

6  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阻燃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卤系阻燃剂将会继续使用,但产品结构会有所调整,但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开发无卤系阻燃剂将成为阻燃剂发展趋势;磷氮系的膨胀型阻燃剂及氮基阻燃剂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受人青睐;无毒、抑烟的无卤无机阻燃剂,如改性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等,特别是可用于较高温度的氢氧化镁,将进一步得到开发。针对阻燃剂的缺点,阻燃剂的研究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6.1  改进阻燃剂的缺点

    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火灾时由阻燃剂引起的灾害频频发生,对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是阻燃剂产生的烟气和毒气。美国对393起建筑火灾中1464人的死亡原因所做的分析表明,其中因中毒和缺氧而致死的占75.5%,被火焰直接烧死的仅占24.4%。因此,随着人们对降低阻燃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量和有毒气体的呼声日益升高,不断改进各类阻燃剂自身缺点才能使阻燃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6.1.1  有机卤系阻燃剂

    有机卤系阻燃剂中,溴系阻燃剂以其阻燃效果好、添加量少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有机阻燃剂中占有重要地位。相比之下,氯系阻燃剂和卤化系阻燃剂使用量呈下降趋势。溴类阻燃剂主要研究发展方向是:1、开发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好的阻燃增效剂;2、开发能与热塑性塑料反应形成交联结构的阻燃剂,使其发挥阻燃作用的同时,还能改善塑料的机械性能;3、开发性能独特、毒性低、挥发性低的高溴含量的阻燃剂。
      
6.1.2  有机磷系阻燃剂

    有机磷系阻燃剂是一种阻燃性能较好的阻燃剂,它具有阻燃增塑双重功能,并可代替卤化系阻燃剂,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阻燃剂的缺点研究开发的膨胀型阻燃剂,其活性成分之一为磷。含膨胀型阻燃剂的高聚物热裂或燃烧时,表面形成一层膨胀炭层,具有阻燃(炭的极限氧指数达60%)、隔热、隔氧功能,且生烟量少,也不易形成有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有效地克服了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缺点。

6.1.3  无机阻燃剂

    无机阻燃剂的主要缺点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量大(一般在50%以上),易导致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下降。研究表明,阻燃剂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它所填充材料制品的性能,当添加量一定时,粒径减小,制品的机械、物理性能指标提高,氧指数上升,熔滴现象大大减轻,粒径大小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粒子的超细化已成为无机阻燃剂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无机阻燃剂是亲水性物质,而高分子材料基体是亲油性,两者互不相容,从而限制了无机阻燃剂的填充量,降低了其分散性。因此,无机阻燃剂在添加之前,必须先经过表面改性,改性效果的差异对分散性能有很大影响,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当前改性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偶联剂(硅烷、钛酸酯、硬脂酸等)进行表面改性。探索更好、更可行的粒子表面改性方法是无机阻燃剂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能使无机阻燃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6.2  开发新型低毒低烟、无污染的阻燃剂

    21世纪应着力于开发新型低毒低烟、无污染的阻燃剂。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国外许多国家已经限制了对环境有污染的阻燃剂的生产和使用。欧洲已经开始限制含卤阻燃剂的销售,日本禁止使用使电缆燃烧时产生酸性气体的阻燃剂,美国已制定了采用低卤电缆包覆层的规定。不久的未来,含卤阻燃体系将会被无卤阻燃体系替代。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不断研制开发出一些新型的阻燃剂,适应市场对阻燃剂的需求。

6.2.1  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是近年来国际阻燃领域广为关注的新型复合阻燃剂。它具备了独特的阻燃机制和无卤、低烟、低毒的特性,符合了当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阻燃剂无卤化的重要途径。膨胀阻燃系统因其酸源、炭源、气源--"三源"的协同作用在燃烧时于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多孔泡沫炭层,既可阻止内层高聚物的进一步降解及可燃物向表面的释放,又可阻止热源向高聚物的传递以及隔绝氧源,从而阻止火焰的蔓延和传播。与传统的卤系阻燃剂相比,这种阻燃系统在燃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有毒及腐蚀性气体的生成,因而受到阻燃界的一致推崇,是今后阻燃材料发展的主流。

6.2.2   纳米级阻燃剂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是发展信息技术和解决环保等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所必须的基础技术之一。纳米材料是采用纳米技术合成的材料,其粒子的尺寸大小达到纳米级别。纳米材料技术以其高技术含量、高产品品质的特点而倍受国内外瞩目。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生产纳米级阻燃剂是阻燃剂领域的新产品。如纳米级氢氧化镁,具有纯度高、粒度超级细化、阻燃性能好等优点,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总之,研究开展新型的低毒、低烟雾、无害化、高效阻燃抑烟型阻燃剂是阻燃剂发展的重要趋势。

7  结束语

    近年来合成材料工业迅速发展起来,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然而,由于这类材料大都是可燃、易燃物,迫使人们对各种合成材料提出了阻燃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可燃材料的阻燃的重视,阻燃剂研究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外对阻燃剂的研究已进入相对完善的发展阶段,但在国内,阻燃剂还是一个新生的工业。虽然各种因素制约着阻燃剂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内阻燃剂的发展不断成熟。当前,阻燃材料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阻燃剂需求总量快速增长;二是阻燃剂品种朝着低烟、无毒、无卤化方向发展。因此,不断改进阻燃剂的缺点,开发出新型低烟、无毒、无卤化的阻燃剂,可以预言,在全球范围内阻燃剂将有一个蓬勃发展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薛恩钰.阻燃科学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2]  徐晓楠.我国阻燃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研究.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4)
[3]  田丽.浅析新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应用前景.现代消防与产品研究.2000(3)
[4]  邱哲.国外阻燃剂发展动态.中国化工报.2001年4月
[5]  冯卫.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合成工艺进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9)
[6]  徐晓楠,韩海云.我国纺织品阻燃剂现状及发展趋势.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2)
 相 关 信 息 
我国溴系阻燃剂生产结构、发展新动向 .
我国溴系阻燃剂生产结构、发展新动向 .
Sb2O3阻燃超细粉的制备和阻燃特性研究 .
Sb2O3阻燃超细粉的制备和阻燃特性研究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阻燃添加剂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阻燃添加剂 .
阻燃剂介绍 .
阻燃剂介绍 .
注:本信息仅供参考,    风险自负!
金牌通全站广告位
品牌通全站广告位

  再生服务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动态| 友情链接
客服专线:400-809-2099(转11)    E-mail:1984942759@qq.com
业务咨询QQ:1984942759   www.zssl.net @ 2013-2020 耗费3,638.184毫秒